新闻来源:东洋经济ONLINE
作者:田内学(前高盛交易员)
译者:谷晓岳
审校:杨晓钟
日本央行预定于2024年7月左右发行“新纸币”,日本人的生活将因此更加窘迫的原因。(图片:Kiyoshi Ota / Bloomberg)
“这是一本看透金钱本质的书,没有比这更容易读懂的了。”
“这本书是我买来学习的,但是没想到读到最后会流泪。”
作为一本能提高经济方面修养的小说《你的钱去哪儿了——老板告诉你“金钱之谜”与“社会运作”》,刚一发售就收到了许多读者的读后感。该书发售仅3周销售量就突破了5万册,成为畅销书。
作者田内学曾是一名高盛交易员,在资本主义最前线战斗了16年的田内说道:“无论大家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有钱人。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创造一个所有人都幸福的社会。重要的不是让钱增加,而是让钱流向哪里,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本篇文章中,田内将对日本央行预定于2024年7月左右发行的“新纸币”会让日本人的生活雪上加霜的理由进行解说。
“新纸币”直接冲击了我们的钱包
日本央行对将于今年7月发行的纸币进行了全新设计。新纸币的发行带来了某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是出版业。据说,4年前新纸币设计面世时,他们三个人的传记大卖。
这三个人分别是涩泽荣一、津田梅子和北里柴三郎。他们分别是新纸币上的人物,据说下一年的中学考试会出关于这三个人的题目。
接下来受影响的是我们的钱包。这不仅仅是指钱包里纸币的样子发生了变化,而是纸币的数量肯定会减少。
这个征兆已经出现了。
今年10月,三菱UFJ银行窗口的汇款手续费最高上涨到了990日元。上调的理由是为了填补“负特需”。这种“负特需”正是对发行新纸币的应对措施。银行为了处理纸币而使用的ATM等机器必须全部更换。
承担1.6万亿日元“经济效益”负担的是日本国民
新纸币的发行,给处理纸币的机器制造商带来了特需,甚至带来了高达1.6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想必很多人都听到过相关的新闻吧。但是,经济效益并不是说工作增加了,钱就也增加。
工作肯定增加了,但钱只是在流动而已。对机器制造商来说是特需,但对支付方来说却是负特需。
日本央行为了发行纸币,必须购买新的印刷机器,金融机构则需要更新ATM等机器。民营企业需要更换自动售货机和停车场收费机等。购买这些机器的费用合计是1.6万亿日元。这被称为经济效益。
价值1.6万亿日元的特需,将增加ATM机制造公司及相关公司的销售额,在那里工作的员工的工资也会增加,公司还会雇用一些新人。到这里为止都是好消息。但是,能得到1.6万亿日元只是生产者的视角。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支出也增加了1.6万亿日元。
1.6万亿日元由1.2亿人负担,也就是说人均1.3万日元。不知道是通过银行的手续费支付,还是通过自动售货机涨价的果汁来支付,总之是有人掏钱的。
我们钱包里的钱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
此次手续费的上调,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家从窗口转账改为网上转账,使用无现金交易。但这也是为了削减成本而被迫采取的措施。
每人1.3万日元的负担,是为了使用新纸币而必须承担的吗?
这种“劳动”是否与创造的“幸福”相称?
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1.6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什么呢?1.6万亿日元的资金只是移动了,既没有被使用,也没有被创造出来。
使用的是“劳动”,创造的是“幸福”。
1.6万亿日元的资金流动,带动了大量的劳动,印刷机、ATM、自动售货机等将重新被制造出来,让新纸币的使用成为可能。新纸币带来的幸福主要是有助于防止纸币的伪造。
日本鸟取县有55万人口,一年的县内生产总值约为1.9万亿日元。1.6万亿日元的话,相当于投入了一个县的劳动力。与庞大的劳动负担相比,如果我们在使用纸币时感受到的幸福更多,那么这一生产活动对社会来说就有意义。但是,如果效用过小,劳动这一负担就会过大。
如果这是自然发生的生产活动,就不需要一一比较负担和效用。因为比起劳动的负担,效用必然更大。因为工作的人认为如果能得到1.6万亿日元,就可以负担劳动(1.6万亿日元>劳动负担),使用者认为如果能得到效用,就可以支付1.6万亿日元(效用>1.6万亿日元)。
那么,“效用>1.6万亿日元>劳动负担”的不等式自然成立。
但是,像发行新纸币这种受政府政策等影响的半强制性的生产活动,就很有可能变成“劳动负担>效用”。不会产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的效用,反而有可能只增加一些无用的工作。
我并不是要批判新纸币的发行。而是说不能被经济效益这一数字牵着鼻子走。据悉,2025年举办的大阪世博会也将产生2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但是,重要的是要考虑“能带来多少幸福”。并不是说金额增加就能提升幸福感。
重要的是“我们将创造怎样的未来”
我这次写的小说《你的钱去哪儿了》中,也用身边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主人公优斗(初二学生)在商业街的同一家日式点心店买了铜锣烧,书中担任老师角色的“老板”对他说了这样的话。
“阿姨给你打折了吧?她肯定也想赚钱。但是,她觉得从优斗那里赚钱没有意义,所以才会给你便宜了200日元。”
“难道不是说价格越便宜越好吗?”
“不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想低价购买商品的顾客,还是只想着将商品高价卖给顾客的商人,都是在争夺金钱而已。能分享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至少我觉得阿姨是在和你分享吃美味铜锣烧的未来。”
(摘自《你的钱去哪儿了》第132页)
无论是改变纸币设计还是举办世博会,至关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
同时,我们还必须思考,这笔钱会从哪里流向哪里。从自己的钱包里流出的钱,只是被既得利益的公司拿走了而已,他们或许也乐此不疲。
把“economy”一词翻译为“经济”的是福泽谕吉。据说,经济一词是由“经世济民”这个成语缩写而来。原本应该以救民为目的的经济,正在失去其意义。
福泽谕吉不再是纸币上的面孔,或许也是某种暗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