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德国《商业周刊》
时间:2021.1.18
翻译:谢宁
校译:杨文革
近日,德国研究经济复苏的专家们分析了全球数千家上市公司的经济数据,并指出哪些地区和行业难以度过今年这个疫情肆虐的寒冬。

前景黯淡:这些行业在这个疫情肆虐的冬季举步维艰。(图片:dpa Picture-Alliance , Montage, WirtschaftsWoche)
平安夜前的景象通常是这样的:圣诞节前的几周,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陶博河畔的小镇罗腾堡(Rothenburg),只为一睹老字号凯特·沃尔法特(Käthe Wohlfahrt)圣诞礼品店里那光彩熠熠的童话世界,并顺便购买一些诸如金字塔、胡桃夹子、烟斗小人儿和蜡烛支架之类的小礼品作为圣诞礼物。但是自从政府推出疫情封锁政策以来,熙熙攘攘的人流消失了,凯特·沃尔法特公司不得不关闭了德国的8家直销店。销售他们产品的国内外圣诞市场也取消了。简而言之,疫情使得这家素有“德国传统圣诞使者”的老字号圣诞礼品企业顿时没了生意。为了重组公司,老板哈拉德·沃尔法特(Harald Wohlfahrt)被迫申请了破产保护程序。今年,类似的企业自保行动会越来越多。德国政府实施的第二次严格的疫情封锁政策持续的时间越长,许多公司面临的情况就越复杂。上周一,拥有170家分店的上市时装连锁企业阿德勒公司(Adler)申请破产。在除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之后,欧洲最大的烟花生产商维克(Weco)也在为生存而战。化妆品集团道格拉斯(Douglas)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关闭一批分店,并重组其债务。甚至连德甲足球俱乐部沙尔克04也急需新的资金来偿还7月份即将到期的第一批债券。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Kearney)的重组专家坚信,“2021年,特别是德国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重组压力”。为了确定哪些行业和地区受到疫情最大的影响,他们分析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7200多家上市公司的51000笔数据记录,并将其与销售和利润变化、债务状况和市值有关的关键数据转换为“重组得分”。德国《经济周刊》独家得到了这份报告。该报告的研究结果显而易见,“与中国和美国相比,德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要差得多,”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马库斯·施密特(Markus Schmid)说。从汽车行业到实体贸易再到房地产行业,几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在这项研究中都获得了较高的重组得分。但施密特也表示:“德国旅游业的前景最为黯淡,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需要数年时间。”德国航空运输业联合会(BDL)预计,德国航空业在2024年之前都无法达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航空公司的航班容量将减少90%,飞机的租赁融资情况极不稳定,许多酒店都面临最终倒闭的风险。在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重组得分排名中,该行业以7.4分名列问题行业的榜首。对于多林特酒店集团(Dorint)的经理们而言,专家们描述的这些情况几个月来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自从去年春天新冠疫情引发的第一波关店潮以来,集团管理层每天都在为62家酒店的生存而战。据报道,2019年该集团的营业利润约为600万欧元。2020年,疫情给集团带来的损失超过了7000万欧元。多林特酒店集团监事会主席德克·伊瑟洛厄(Dirk Iserlohe)表示:“我们与银行和投资者进行了谈判,申请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资金,引入了短期工作,努力降低成本。我们坚持不懈,决不放弃,以便在新冠疫情后重新开始。政府是否允许这样,走一步看一步吧。”他认为,今年对于他的行业而言是“性命攸关的一年”。伟凯商业法律公司(White&Case)的德国重组和破产部门负责人斯文·霍尔格·温德里茨(Sven-Holger Undritz)同样预计, “我们在2021年可能会接到很多旅游和航空领域的案子。”对于下游服务提供商(例如出租车公司、停车场运营商或汽车租赁公司)而言,今年同样困难重重。新冠疫情对零售业同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那些非食品类和非线上交易的零售商受到的影响最大。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克里斯蒂安·费尔德曼(Christian Feldmann)认为:“商业贸易在疫情中的变化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许多实体零售商蒙受了损失,相反大型上市连锁超市和线上零售商却可以从这场疫情中获益。”这推动了股价上涨,并使这些行业的重组得分保持在“相对稳定”的4.74分上,这么低的重组得分首先是由于许多零售商没有上市,因此未对其数据进行评估。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仍然明显,特别是在时装行业尤其如此。去年,诸如 Esprit, Kaufhof-Karstadt和Hallhuber这样的服装业经营企业纷纷提出了破产保护。债权人蒙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德国时装连锁企业阿德勒如今面临大放血的危险。该企业拥有170家分店,看起来似乎比较强大。截至2019年底,阿德勒的净流动资金仍创下了约7000万欧元的纪录。但这些资金在新冠疫情发生的前半年全部蒸发殆尽。去年5月,多亏了国家担保,阿德勒公司能够从银行获得6900万欧元的额外信贷额度。但这笔钱还不足以应对今年冬季停业所带来的损失。其它企业的倒闭潮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德国商业协会(HDE)发出警告,拥有超过25万员工的5万家企业也面临倒闭的风险。这不仅仅对于相关员工和业主而言是一场灾难。柏林破产管理专家苏珊·伯纳(Susanne Berner)说:“房地产业主也能感受到商店停业带来的后果。” 此外,“由于许多房东通过债务为自己的财产提供资金,违约最终可能还会打击信贷机构”。毫无疑问,商业地产领域的压力正在增加。过去几个月中,伯纳通过破产程序帮助了两家共享办公室(即所谓的共同工作空间)的提供者。她说:“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趋势正在产生影响,”地产行业的重组得分为5.4分,处于中间水平。
倒闭潮来势汹汹
但是,人们在德国官方的破产统计中看不出来即将发生经济危机。相反:2020年德国申请破产的公司数量是25年以来最低值。破产统计数字与现实情况明显不符,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短期工作补助金和数十亿美元的政府救助计划目前使许多公司人为地存活了下来。同时,法律上的变化也掩盖了一个事实:去年春天,德国联邦政府允许受到疫情影响的公司放弃破产申请。最初,救济政策仅适用于秋季结束之前。但随后恢复正常破产的时间推迟到2020年底,最后又推迟到2021年1月31日。现在又有可能再一次推迟。“破产数字最终取决于政府接下来的政策,” 伟凯商业法律公司合伙人温德里茨说。“海浪越积越高,目前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袭来。”破产管理专家伯纳认为,一些处于危机中的小公司的老板们“不了解破产法规,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应该申请破产。” “心存疑虑时,许多人会寄希望于未来,并暂时继续坚持下去。” 可是专家警告说,这种情况最终可能会影响企业重组,并带来相当大的责任风险。在这一方面,大公司则有所不同。与大趋势不一致的是,大公司的破产数量急剧上升,但是由于小公司破产数量小,所以破产数量总数并不能反应问题的严重性。位于杜塞尔多夫的法肯施泰克重组咨询公司(Falkensteg)去年受理了270多起企业破产申请,这些企业的营业额都在1000万欧元以上,受理数量比上年增长47%。法兰克福芬肯霍夫律师事务所(Finkenhof)的企业重组专家洛伦佐·马泰(Lorenzo Matthaei)表示:“目前,银行通常会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提供服务,以避免后者破产和被迫出售。” 这些提供资金的银行明白,一旦企业破产,他们基本上也将血本无归。因为出售企业“变得越来越困难”。马泰认为,私募股权投资者目前十分谨慎,出售困难企业的价格“要比疫情之前低得多”。其结果是,延长贷款只是为了争取时间。经过艰苦的谈判,陷入困境的汽车供应商本特勒(Benteler)最近与约30家债权银行达成协议,为其负债总计约18亿欧元的债务再融资,期限至2024年年底。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专家费尔德曼表示,总的来说,汽车行业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就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挑战”,例如如何应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最晚在延长短期工作津贴等援助计划结束之时,企业重组压力将再次大大增加。费尔德曼说,尤其是燃油发动机的供应商将被迫重新调整他们的商业模式。一些企业将被淘汰,而另一些将通过合作和收购来确保其生存。汽车行业的重组得分为5.68分,这表明该行业面临巨大的行动压力。旅游业为生存而挣扎,汽车供应商逆风前行,商业领域则是分化成了两个阵营。即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阻止出现大的破产浪潮,但是债权人今年遭遇违约风险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例如,今年年初,《公司稳定与重组法》(简称:StaRUG)开始生效。按照该法律,陷入困境的公司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自身重组,而无需破产。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Latham&Watkins)的合伙人、德国破产重组管理协会(TMA)董事会成员弗兰克·格雷尔(Frank Grell)坚信,“尤其是那些负债累累的公司将利用新的重组法。” 新法律尤其可以为以前难以重组的债券等融资工具提供帮助。格雷尔举例指出, “该法可以防止单个债权人采取封锁行动和破坏性的操作”。2020年底的时候,这项新规在贷款谈判中已经引起了一些变化。格雷尔说:“谈判期间提一下新法律有时能够促使商业伙伴做出妥协。”
原文网址:
https://www.wiwo.de/unternehmen/dienstleister/corona-lockdown-in-diesen-branchen-geht-es-2021-ums-ueberleben/26796794-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