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

【解读】为何日本能有10多家汽车制造商?
发布时间:2019-10-10     作者:   分享到:

新闻来源:くるまのニュース

时间:2019.10.06

译者:李盼婷

校对:杨晓钟

 

日本的汽车制造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迄今仍有10多家国产汽车制造商。为何日本能有这么多的汽车制造商生存下来?

 

绝不是一帆风顺、日本汽车制造的曙光

 

 

日本的汽车制造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目前仍有10多家国产汽车制造商。这在生产汽车的发达国家中是很鲜见的。
  日本究竟为何能有这么多的汽车制造商呢?

根据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东京上野)的资料显示:从大正时代至昭和时代早期,日本已经开始了独立生产汽车的尝试。
  例如,丰川顺弥在大正时代末期生产了约300辆配备有排量为1.04缸风冷发动机的“AUTOMO”型汽车;或者是真田和旺,设计并生产了750cc排量的4缸发动机的前轮驱动车“筑波”型汽车。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这些企业在已经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获得绝对价格竞争优势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GM)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很快便破产消失了。

此后,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运营的日产和丰田,成为日本国产汽车现代企业的先驱。
  致力于进军汽车综合产业的企业家鲇川义介,通过陆续收购汽车生产的相关仪器和零件产业,在积极地积攒着力量。

鲇川义介于1933年收购了在与福特和GM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苦苦挣扎的大阪汽车制造商“DAT汽车”,并投入一笔空前的巨款成立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日后的日产汽车)。
  鲇川义介在横滨建立了一家模仿美国制造商的现代化汽车工厂。
  日产为避免与美国汽车竞争,开始批量生产排量为750cc的小型汽车“DATTOSUN”。另一方面,出于战略考虑,承包了占据日本汽车市场的福特和雪佛兰汽车的零配件的生产。
  另外,因自动织机的专利而获得巨额财富的丰田佐吉也十分看好汽车行业的前景。这是因为他在1910年赴美期间,亲眼见证了T型福特汽车在美国的畅销。
  1929年,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作为一名有才能的技术人员,他将丰田自动织机的专利权出售给一家英国企业而获得的10万英镑(换算成日元约为10亿日元),作为兴办丰田汽车的资金。1933年,汽车制造开始成为丰田自动织机的正式业务。

丰田汽车公司成立后不久,就对福特和雪佛兰汽车公司的普通车型发起挑战。1936年开始发售的“AA型”汽车所配备的发动机完全模仿雪佛兰公司生产的6缸发动机。丰田汽车一开始就是始于模仿美国的汽车。

 

日本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要因

 

 

然而,艰难兴起的汽车产业,之后又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被迫停产。

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后,日本被置于占领军(实际上是美国)的统治之下。在联合国司令部出台的财阀解体政策下,支援战时军需工业的大企业相继被支。
  特别是提供战时所需的先进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公司彻底被瓦解。而被瓜分成众多小公司的前飞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制造工程师们,在战后为了展示自己的设计水平,纷纷选择了汽车设计与制造这个新平台。
  其中典型的例子有:几乎网罗了原立川飞机公司全部的技术力量,后来生产出了“SKY LINE”汽车,创造了国产轿车传奇的王子汽车公司;同样,还有从前中岛飞机公司分离出去的斯巴鲁汽车公司(前身为富士重工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生产出了与政府倡导的国民车构想相一致的“斯巴鲁360”型微型汽车。

此外,曾经的大财阀三菱重工也参与到了汽车制造中去。
  另外,作为原有的摩托车厂商的新的发展版本,出现了多家自动三轮货车制造公司。其中包括马自达(前身为东洋工业)、KULOGANE和生产出小型三轮货车“Midget”的大发等公司。

这些汽车制造厂商如今都成了支撑着日本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战后,根据1952年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日本终于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自此,各种款式的欧美轿车大量涌入日本。

日本政府积极推进国内的汽车厂商与海外制造商合作,以尽快掌握先进的汽车设计和生产技术。于是,日野与雷诺合作生产出了雷诺“4CV”、五十铃、日产分别生产出了"HILLMAN·MINX”和奥斯汀“A40”。
  这些公司里的日本工程师和员工都很认真,他们很快便掌握了汽车生产的关键技术,为日后日本汽车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60年代,在为欧洲车进行组装生产过程中掌握了汽车设计和生产技术的日本汽车公司,开始制造出了性能优越的汽车。
  1962年,本田建造了铃鹿赛车场。自1964年明神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汽车高速公路网形成,日本汽车迈入了高速时代。

随着100Kmh的高速时代的到来,日本汽车不仅需要在最高时速方面,在汽车的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操作稳定性能和方向盘性能等方面都急需加以完善。
  并且,这些方面性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日本车的国际竞争力,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车的出口量急剧增长。
  当时,正是因为日本车成功进军到北美这一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才能有10几家之多。20世纪60年代,在对北美的出口支撑下,日本的汽车产业推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众多汽车制造商为生存而进行企业重组

 

 

随着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日本国内的轿车市场也得以拓展。

1966年,日产的“SUNNY”系列和丰田的“卡罗拉”系列相继上市。“私家车”一词由此产生,并当选了当年的最流行词汇。

同年,斯巴鲁汽车公司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生产出的“斯巴鲁1000”系列汽车首次亮相。其布局的合理性在于在底盘前部安装了紧凑的水平对置四缸驱动前轮,大有日后欧洲基本型轿车的风采。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独具个性的跑车—马自达的“COSMO SPORTS”系列。这款跑车所使用的转缸式发动机可以说是东洋工业公司以公司的生死存亡为赌注研发出来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69年,日产汽车公司推出了两座跑车“FAIRLADY Z”系列,这款车打着“ Z-Car”的旗号在美国广受欢迎。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2次石油危机和公害问题严重影响到日本车的出口。但是,本田“CIVIC”系列汽车上安装的CVCC发动机,首次达到了连美国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难以达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因此,本田公司制造的发动机通过燃烧技术而不是催化剂等后处理方式攻克了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之后,日本汽车全面达到了世界水平。为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日本汽车制造商意图在北美建立汽车生产基地,转向本地化生产。

日本汽车制造厂商釆取合纵连衡之策,处理与包括其海外子公司在内的竞争伙伴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着与20世纪60年代几乎相同的数量。这得益于日本向美国这一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出口汽车。

当然,针对每个制造商的目的地而量身定制的详细商品策略,例如从一开始就设计和生产左驾车辆等也取得了成功。
  如今,日本的汽车行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大发和日野以及斯巴鲁、马自达成为合作伙伴,铃木也融资其中,这几家公司组成了一个大的丰田阵营。 法国雷诺旗下的日产和三菱是一个阵营,还有一贯坚持独立发展的本田是一个阵营。三大阵营都对汽车霸主的地位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