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角

【视角】语言与歧视
发布时间:2019-09-01     作者:   分享到:

来源:現代ビジネス2019.8.27

译者:李明芳、张仪

校译:杨晓钟

 

雨宫紫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今年27岁,22岁时移居德国。因为她最开始是生活在德国的“外国人”,所以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外国人被区别对待时的悲伤。如今,在日外国人的人数已经创历史新高。然而,日本人却无意间划分了一条“语言分界线”,虽然这其中并没有恶意。但在即将迎来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今天,我们想就这个不自觉间划就的“语言分界线”听听她本人的想法。

 

每次回国都感觉外国人在増加

 

 

我移居德国已有5年了,几乎年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回国暂住。而每次回到日本,都会因为外国人数量的增加感到惊讶。

我读书那会儿,日常是很少能有机会遇见“外国人”的。所见到的外国人无非是大学里的留学生,或者是潇洒地行走在东京车站的商务人士,又或者是驻扎在横须贺的美国海军。

但是,最近在便利店和居酒屋,外国店员的身影已经成为一道“常见的风景”了。在羽田机场的免税店和大型购物中心,也常有外国店员在接待日本人以及赴日旅游的外国游客。如果去到有名的景点,就能够听到各种不同国度的语言。

变化真的好大!

据日本法务省统计,截止至2018年末,在日外国人总数已经超过25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7万人以上,增幅达7.5%,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赴日外国游客的人数约为834万人,而10年后的2017年,人数增长至2869万人,到了2018年,赴日外国游客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日本国家旅游局)。看到这些数字,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会觉得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能够感觉到日本人和外国人之间有一条固定的分界线。恐怕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吧!

 

“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就忍忍吧”?

在景区一旦出现了有违礼仪的外国人,就会听到有人说“啊,是外国人呀”。我甚至还在超市里听到过类似“这边的收银员是外国人,动作很慢,我们去那边吧”之类的话。

 “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忍忍吧”“因为是外国人所以肯定无法理解”。虽然没有恶意,但是常有国人理所当然地以“日本人和不是日本人”为标准来划分界限。

我先生是德国人,每次陪着他去日本的服装店买衣服时,店员都只跟我这个日本人说话,虽然明明销售的是男装。而当我先生很慢地用英语只说了一句“再拿个大一码的”,店员便不知所措地向我求助。

我在横须贺的几家餐饮店打工的时候,那里对外国人区别对待的情况更加严重。店员们在对待疑似美国人的客人时,态度就变得很随意。我到现在还记得,店长当时满不在乎地说道,“反正那些家伙不懂日语,也不会投诉我们。”

即便在电车上,(也许是体格不同)外国人旁边的空座率也很高。我经常能够看到有人仅仅因为外国人的长相与自己不同,就对对方产生戒备,或者不自觉地保持距离。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外国人只是用日语说了一句“孔泥奇娃(你好)”,就有人夸赞道,“(你的)日语说得真好呀”、“太厉害了”,而且这样的日本人还不在少数。我也看到过许多人在听到母语非日语的人说日语后,给出的反应不像是面对成年人该有的,似乎是在夸奖一个3岁小孩。

虽然我知道这些言行中并没有恶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意中就会与“外国人”产生距离感,让人心生不快。

 

虽然用德语搭话,却被用英语回答的痛苦回忆

我会这么想纯粹是因为我现在是作为外国人在国外生活。

在我还完全不会说德语的时候,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尽管我非常努力地用德语向别人搭话,但是人家却用英语回答我。他们虽然对我很冷淡,但是一旦有德国人同行,他们就成为了办理手续迅速、态度和蔼可亲的人。

我明明是喜欢德国才移居到这里的!我明明是想要说德语的!我明明是想要融入德国人之中的!但是为什么总要把我排除在外呢?!

虽然这么想,但我毕竟是外国人。这样对待外国人是理所当然的,我也毫无办法。即使我想这样理解他们,但却无数次地感受到了屈辱、伤心和沮丧!

即使德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但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会被当做外国人对待。去餐厅(特别是景区)时,服务员会很自然地递上英语菜单,在大学里也会被称为“那个亚洲人”。

 

 

我并不是说递上英语菜单、称我为“亚洲人”本身就是“歧视”。我是外国人,所以有人会放慢语速和我说话,也有人会耐心细致地向我解释。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把我当做“外国人”对待都是错误的。

即便如此,还是有种违和感。在看到“我”这个人之前,首先就会被认为是“外国人”。我确实是外国人,但我也是个人。

 

“想听听你的意见”这句话令我惊喜!

刚来德国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次当别人和我讲话时,我都会向身边的德国恋人求助。因为我担心自己理解不到位怕回答错了,更害怕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大部分人都接受了这样的我,即通过恋人的帮助和我进行对话。但有个人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道:“我想听一下你的意见。就算你说的很慢,我还是希望你能直接和我交流。我会努力理解你说的话。”

虽然我和那个人之间存在语言差异,但他还是尊重我为“一个独立的人”。对于身为外国人的我来说,这样简单的话语令我十分喜悦。

没错,我虽然是外国人,但我更是个有自己想法的成年人。和本地人相比,我虽然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也没必要有任何顾虑。不能“因为是外国人”而被粗鲁对待。

 

没有人生来就是“外国人”

 

 

同理,这对于住在日本的外国人来说也是一样的。许多人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这家伙是外国人”的态度和想法,一定会传达给对方,从而让对方受到伤害、感到生气和厌恶

外国人并不是作为“外国人”这一生物而诞生的,这只不过是人所拥有的众多的属性之一。一旦越过国境线,所有人都会成为外国人。

因为是外国人,所以是不懂道理的笨蛋,或者是毫不在乎地违反礼仪,又或者是可以把他们当做3岁小孩来看待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当然,肯定是有违反礼仪的笨蛋,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

日本是个岛国,文化上有很强的独特性,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外乡人”往往更引人注意,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没有办法的事。当然,自然也会因语言不通而产生隔膜感吧。

我不打算强求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友好相处,也不认为理解外国人、向外国人伸出援手是一种义务(如果这样当然好了,但如果是歧视就另当别论了)。当然,也有在日本生活却不想学习日语的人。可是,我希望国人不要忘记,“想学习日语”的人更多。

可是,如果阅读这篇报道的你去外国的话,也会是外国人。即使是在日本的外国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就是当地人。大家都不是什么特别的存在。

这样一想,没有恶意、几乎是无意识划分的“日本人和外国人的界限”是不是又有所变化了呢?